好评中国·访谈丨实事求是,在众说纷纭之时“一言立骨”
从2022年到2023年,“好评中国”网络评论大赛以“高言值”“好声音”直面时代关切,凝聚思想共识,有力推动着网络评论发展。7月3日-7日,由中央网信办举办的2023年网络理论评论工作培训班在浙江绍兴举办,2022“好评中国”网络评论大赛作者代表李群、巫晓、黄颖哲获邀参加培训,交流创作心得。
正值2023“好评中国”参赛的关键节点,我们对三位作者进行访谈,从文字、视频、漫画等不同视角,从网络评论怎样评好中国,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等方面,分享创作经验,为广大作者提供思路和方法,助力2023“好评中国”网络评论大赛高质量进行。
李群(2022“好评中国”网络评论大赛作者代表、昆山市委宣传部干部)
【资料图】
“好评中国”接地气,将会越来越有分量
红网:在喧嚣的网络舆论场,网络评论有何作用?
李群:舆论场众声喧哗,但人们更希望听到那个确定的、权威的声音,期待主流价值的呈现,期待在信息流中找到观点、找到思想,找到一种基础的认识论、价值观。所以,在突发舆情面前,网络评论借助新媒体平台第一时间发声,能起到“定海神针”的作用。
红网:您认为网络评论怎样找到主流价值?
李群:要引导主流声音,就要去找寻引发共鸣的评论视角,在众声喧哗中找准“裂变式”的发力点。主流评论在场在位,需要评论员提供权威、独到、有力的观点。这个主流观点,不根据自己的好恶过滤声音,也不为自身利益扩大声音,而是实事求是,在众说纷纭之时“一言立骨”,以客观态度增加黏合度,在社交平台的传播力更强。
红网:怎样在宏大叙事中找到评论的落脚点?
李群:2022“好评中国”有篇文字作品《品读盛会里的“每一个暖意”》。细读发现,从会场的掌声到党代表通过,细节拉满,也让我感动满满。由此可见,好的素材,好的案例,都在网民身边,我们不需要高谈阔论,从宏大叙事中找准“小而美”的落脚点,就能把国家的发展展现出来。每个网民亲身经历的事,就是精彩中国画面的一笔。“好评中国”这个品牌接地气,将会越来越有分量。
巫晓(2022“好评中国”网络评论大赛作者代表、大象新闻评论中心热点评论部主任)
创作能够经得起互联网考验的评论
红网:在新时代网络评论中,视评为什么能占据特殊的一席之地?
巫晓:时下,抖音、微博、小红书、B站、视频号等商业平台是互联网的主战场。网络评论是当下媒体平台竞争的主赛道,优质的内容+相匹配的传播平台,围绕一个观点根据不同平台的调性,创作不同产品,就能在互联网发酵。这些,让网络视评能在网络评论中脱颖而出。
红网:您认为,网络视评有哪些新的技术含量?
巫晓:网络评论追求新颖、通透、独特、网感,磁性强的观点是做好思想输出的第一步。网络视评更讲求时效性,当新闻事件的舆论开始发酵,舆论风向出现短暂停留的时候,就要及时给出观点。评论的本质是对话,评论的形式可以理解为怎么装修评论。把对话装修成年轻人喜欢的样子,就有了打开用户心智的可能。形式千变万化,思想始终如一。
红网:以大象新闻为例,我们应怎样运营评论号?
巫晓:《大象评论》是河南广电大象新闻中心重点打造的舆论品牌,涵盖时评、社会评论、高端对话、精品评论等舆论品牌矩阵。运营评论号有几个原则,定位清晰,精准人设,持续发力,保持定力。其实判断一个作品是否好,只要找身边5个同事盲测,如果有超过3个人都说好,这样的作品放在网络平台,流量就不会差。
黄颖哲(2022“好评中国”网络评论大赛作者代表、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生)
持独立思想与社会关怀,漫溯更青
红网:为什么偏爱漫画这种评论形式呢?
黄颖哲:在创作实践中,我发现文字很难将人民幸福、国家繁荣鲜活生动地表达出来。而夹叙夹评的漫评,就能够可视化地饱满呈现人民幸福生活,更加符合新时期的受众需求。漫评应是社会关怀与独立思想在作者笔触下的通俗呈现,捕捉鲜活素材,从细节切入,布局展开。
红网:您认为什么才是合格的“好评”?
黄颖哲:好评应该兼具社会关怀的温度和独立思想的色彩,前者给予读者温情,展现承受生命之重的力量;后者明亮读者精神,赋予其远眺的视野与思想。“寻梦,撑一支长篙,向青草更青处漫溯”是我追求的一种创作姿态,漫溯更青,更青在形式,更青在视角。
红网:作为作者代表,您对2023年参赛作者有何好建议?
黄颖哲:做好一则漫评首先要选对题,最好兼具社会关怀和新闻价值。第二要重视素材的收集,不妨主动地实地调研,以突破视野的局限性。第三得注意漫评的整体逻辑设计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,绝不能堆砌素材。我由衷希望评论人都持有漫溯更青的态度,创作出更多有温度有高度的评论佳作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