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间事儿⑧|假装上班一个月,他成了一位小“网红”
封面新闻记者 杜江茜
【资料图】
图片由受访者提供
岁岁年年烟火味儿,碎碎念念人间事儿。
四季流转,每个月都有专属的色彩和故事。
8月是夏天的尾巴。暑假结束,招聘季的“金九银十”即将来到。在招聘大潮中,越来越多的人在反思工作的价值,并根据自己的需要作出调整。
于是,这次我们想要讲述的是一个假装上班族的故事。在这个隐秘的谎言背后,有一位年轻人选择了短暂“假期”,又差点被流量裹挟,最后发现,其实没有绝对的自由,只有抓紧自己的渴求。
毕竟,你是自己,才最重要。
“如果我接受你们的采访,被我家人看见了咋办?”
“你现在拍视频不都直接露脸了吗?”
“那是(因为)他们都不玩这个平台,可被报道就不一样了。”
“那,咱匿名?”
“ok!”
在网上打捞“比目鱼”(化名)的过程很顺利,因为在“假装上班”的标签下,她因为视频记录每天的游荡日常,在一个月内实现账号粉丝上万,接到了第一个广告。 “感觉重新拥有了生命力。”这是她对自己“假装上班”的感受。每天早起,按时出门,然后去动物园、海边、桑拿房、自习室,“我一个人拥有了这么多体验,行动力比以前强了,想到了什么第二天立马就去做。”
但事实上,这并不是一个“复得返自然”的都市童话。
当他的第一条视频走红后,他开始发现自己的心态出现了变化,从原本想到什么拍什么,传上网后就不管,到开始守着每个视频的数据,思考拍摄的内容。
“这和我前几年北漂时加班工作又有什么不同呢?”而在比目鱼的评论区,每天都有同样“假装上班”的人在分享自己的生活。于他们而言,这或许只是一段短暂的待业期,无论是主动离职还是被辞退,大家都迫于家庭压力或是出于关心,心照不宣地向家人隐瞒这段经历。
不上班,同样要早起,然后游荡8小时的生活状态下,有人焦虑于每天的无所事事,也有人在被家人发现后倍感苦恼,短暂的放松后,大家都对于工作有了更多感受。
“还是要找份工作。”比目鱼觉得自己需要重新调整心态,“然后把运营账号当作副业,终归这段时间也没有完全虚度。”
比目鱼在“假装上班”的时间里记录下的风景
每次跳槽都是一次提升
“95”后的比目鱼成长在一个“考公”大省,他的父母对他没有类似的期待,“我爸妈对我的要求很低,能自己养活自己就行。”
于是,他毕业3年,也在工作中折腾了3年。
“我大学学的是数字媒体,毕业之后在家这边找了一家公司做剪辑。”第一份工作比目鱼只干了三个月,他觉得除了工资低且单休外,自己在一家原料出售的公司内发展空间并不大。
辞职之后,他到了北京,开启3年的北漂日子,成为短视频赛道中的一枚“螺丝钉”。
“我在北京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剧情类的短视频公司。”比目鱼觉得,这次经历提升的是自己的剪辑技术。但彼时风口已过,公司只能偶尔接几个广告,不到半年,老板就“跑路”了。
在北京的第二份工作,比目鱼去到了一家规模较大的电影公司,他开始从剪辑往策划转型,跟过剧组,时常加班到凌晨。但因为领导层之间的竞争,他所在的小组也陆续离职了。
“刚毕业一年多就这么折腾,我就想找家安稳点的公司,老老实实苟着。”第三次,比目鱼在前同事的推荐下入职,这次除了剪辑,他还会参与创作账号的选题内容。
但这一次的最大收获,应该是整个部门被裁员时,他拿到的赔偿金,“对我来说也算是一笔巨款了。”
比目鱼觉得,就跟通关游戏里捡金币一样,虽然在北京的工作都不是很稳定,但每次跳槽都捡到“金币”。
有了在四家公司的工作经验,他目标开始明确,向MCN公司的编导岗位投递简历。“我当时还发誓,这次一定要干得久一点,哪怕天天加班到凌晨都充满干劲。”
但现在回忆起来,在北京的最后一份工作,比目鱼觉得自己是硬着头皮硬生生熬了一年。
如愿进入一家MCN公司之后,他被分配到了一个网红的工作团队。白天写短视频脚本,晚上陪她直播。每天去网红家里上班,往返通勤时间4个小时,直播结束后只能打车回家。
“打车费按理说是要报销的,但需要这个网红出一半钱,但她不想出。”于是,比目鱼在当时最大的支出,就是每个月超过2000元的打车费。
“还给她兼职司机、保姆、助理、遛狗师。”比目鱼坚持了一年,快离职时,他一个人为这位网红完成了两个全案,第一次让她一天直播销售额达到200万。
“她开始看我顺眼了,我离职之后还找我兼职,本来我想着闲着也闲着,那就干吧。”结果,比目鱼由衷发现,“在公司有个约束时,我就已经很忍不了了,自由了就更忍不了。”
逃避可耻但有用
辞职后,比目鱼回到家乡。这时候他并没有太焦虑,因为有了积蓄和不错的经验,他想休息一段时间再去找工作。
“结果家里没过几天就开始鸡飞狗跳了,家人开始唠叨,说老家的就业大环境不如北京好,在家里待久了不好找工作。”比目鱼能理解这些担心,毕竟,尤其是对于上了年纪的老人,很难理解他在北京这三年干了什么。
更令他烦恼的是,随之而来的催婚,“焦虑我不结婚,说以后亲家会嫌弃我这嫌弃我那的。”
比目鱼愿意尊重家人活了几十年产生的根深蒂固的想法,但是接受又是另一回事。
于是,为了家庭和谐,一个月前,他告诉家人自己要去上班了。接着就过上了每天早上被家人催着起床,然后按时出门假装上班,晚上再回家一家人其乐融融吃饭的生活,“现在家里氛围特别好,所以你看,逃避可耻但有用。”
比目鱼在“假装上班”的时间里记录下的风景
每天都要准时出门晃悠8个小时,比目鱼开始记录假装上班的日子。
刚开始他很随意,走到哪里拍到哪里,郊区钓鱼、动物园看熊、小岛上发呆……剪辑了传上网就不管了。彼时,他的想法很简单,空窗期也不能啥都不干,不然以后面试问到裸辞后这几个月在干嘛,“我总不能说在家躺着。”
在家里,他说自己找了个公司继续做剪辑,偶尔谈到工作,就把以前的经历拿出来当现在的日常。他确定家人不会登录他上传的平台,还将设置里“推荐给可能认识的人”全关了。
在网上,刚开始一两周,视频反响平平。但突然有天就爆了。然后他趁势再连续更新了三条,粉丝量就涨上来了,“那个视频爆之前我只有6个粉丝。”
每天看着留言中,散落各地的“同道中人”,比目鱼有点吃惊,他没想到这么多人在假装上班。
大家交流着城市里有哪些除了咖啡店、快餐店、图书馆之外,还能消磨时间的地方;也有人一直在海投简历,希望能尽快找到工作后,无缝衔接开始上班。一位女生在假装上班的第一周就被家人发现,因为在街上闲逛的时候被亲戚看见。
“甚至我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朋友,她也是为了逃避家人的唠叨,但辞职后她在干着她自己的私活。”比目鱼希望自己的分享能够尽量传递出向上的力量,“就当作是命运给予的悠长假期,让你更好地进入下一个阶段。”
活着开心就不算浪费时间
比目鱼觉得自己也有了些许微妙的变化。
例如,在爆了一条视频后,他开始有了数据焦虑,害怕下一条视频的数据没那么好。
“第一条视频爆的时候,我就在想,我会不会3年后就能买法拉利了。”慢慢地,他开始在视频发布后守着手机看热度,数据有一点波动就会焦虑。结果第一条广告,他到手了1000块钱,距离法拉利,隔着天堑。
这让他开始冷静下来。
他想起自己之前见过的网红,每天直播到凌晨两点,一天都不敢停下来,收入稍微少点就很烦躁,连出去旅游都觉得浪费时间。
“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。”他开始重新调整心态。这1000块钱,不当作法拉利的车款,而是每天到处玩,误打误撞地赚到的一点零花钱,“这可是我小时候的理想,玩着赚钱。”
比目鱼在“假装上班”的时间里记录下的风景
心事轻了,感受也就清晰了。
有一次在漫展上,他见到了自己的一个小粉丝,“小朋友当时特别兴奋,还要跟我拍照,当时我就觉得我何德何能啊,我就是一个普通的无业游民,为什么能收获这么多人的喜欢。”
渐渐地,比目鱼越来越多记住的是一个人到处瞎逛的瞬间。之前在北京上班的时候,他休息日绝不会出门的,但现在不但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家乡,还从一个社恐,到居然敢在大街上无所畏惧地摆出各种姿势拍摄。
非要说担心的话,他担心视频被以前的领导或是那个网红刷到,“我可吐槽了不少。”
比目鱼很明确,自己还是要去找份工作,因为他不想被流量裹挟,更愿意将这样的分享当作自己的一个幸福“彩蛋”。
“如果再去找个工作的话,我想找个不那么累的,钱少点儿都可以,然后自己的账号一个月接一两个广告,也能过得挺滋润了。”比目鱼觉得自己会珍藏这段假装上班的日子,哪怕过着白天拍摄记录“假装上班”,晚上“加班”剪辑的日子。
毕竟,如同他在自己的视频里感叹的,活着开心就不算浪费时间。
关键词: